【STEM教育】培正女將恒隆數學獎摘銀 醉心數學研究愛其無標準答案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12/22 07:00

最後更新: 2021/12/25 10:34

分享:

分享:

培正中學於今屆恒隆數學獎勇奪金銀獎。(黃建輝攝)

兩年一度的恒隆數學獎日前舉行頒獎禮,今屆由傳統名校香港培正中學成為大贏家,囊括金、銀兩獎,是該校首次獲取金獎殊榮。該校中六學生羅安琪更是首名獨取銀獎的女生,她憑有關組合數學的研究題目奪獎,這位女將醉心數學,日後更考慮以數學研究為事業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羅安琪初中時被一篇自然數定義論文吸引,覺得很神奇,自此愛上無標準答案的數學研究,認為很有挑戰性,彷彿進入了另一世界,

學校考試的題目已經有標準答案;但做研究的話,有些問題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答案,如果我做到,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到這件事的人。

羅安琪並非首次參與恒隆數學獎,她憶述初中時見到師兄姐出賽,令她亦想挑戰自己,升中三暑假時曾報名參賽,但當時未能成功提交論文。她之後努力學習,曾經覺得是「火星文」的數學研究,如今已經可以侃侃而談。她說,自己花兩個月時間進行計算工作及撰寫論文,對於獲獎感到喜出望外,更令她即將結束的中學生涯圓滿。

羅安琪迷上數學研究的契機,要追溯至初中時,當時數學老師建議她閱讀一份關於加減乘除運算及數字定義的論文,自此改變她對數學的想法,

細細個學習1加1等於2,但沒有想過背後關乎數學理論。數字如何定義都有一套嚴謹證明及系統方法,令我很震驚。

中六級羅安琪獲銀獎,形容是喜出望外。(黃建輝攝)

數學科向來不是廣受學生追捧的科目,羅安琪亦笑言社會上本來就比較少人喜歡數學,不過她認為讀數學的出路有很多,科學、金融等背後均需數理支持,又提到數學研究或可於將來造福社群,「純數是應用數學的根據,現時的應用數學都可能是有人於數百年前完成一個純數研究,之後經過其他科學發展,發現可以應用。」

談到傳統上不少意見認為,女生在數學科上表現較遜色,羅安琪並不認同,她說,科學上無法證明有關推論,她就認為數學能力與性別無關,

可能社會覺得女性應該讀文科,男性就要讀理科,但不應該因為部分人的意見,就將這個刻板印象套用到整個社會。

現為中六生的羅安琪正積極準備應考中學文憑試,她笑言自己數學科的成績不是太出眾,會繼續努力準備,希望在數學必修科部分考取5**。她亦期望可入讀大學數學系繼續鑽研,或考慮畢業後從事數學研究。

獲得金獎的陳祉軒目前正於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攻讀數學。(受訪者提供)

至於金獎得主陳祉軒的題目與綫性聯立方程有關。他今年剛從培正中學畢業,指出自己一直都熱衷數學,由小學開始有關成績已不俗,但直至中學後才有機會接觸高等數學,令他發現原來數學不只加減乘除的運算,當中更涵蓋邏輯運用,證明的過程及結果都很美、很神奇,令他真正喜愛數學。

至於為何會選擇研究,陳祉軒憶述中一時有老師向他解釋連續函數,當時感受到老師們的熱誠,令他受到感染,因此愛上鑽研數學。以往他亦曾參加過數學研究的比賽,今次獲得恒隆數學獎金獎的題目為《On Non-Torsion Solutions of 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s over Rings》,與綫性聯立方程有關,就是延伸其另一個比賽時遇到的問題。

他談到,研究過程中經常遇到錯誤,要重新思考,「就好像堆積木一樣,堆得很高時卻倒下來,要重新再來。」為了不再犯錯,更要不停反覆求證。

培正中學於今屆恒隆數學獎勇奪金銀獎。(黃建輝攝)

及早發掘天份 拔尖累積經驗

談到今屆比賽學生的優秀成績,參賽隊伍的指導老師、助理數學科主任李灝峰主要幫助他們理清研究思路,亦會召集歷屆獲獎校友協助進行模擬匯報等。他坦言取得好成績沒有任何秘訣,校方角色只是協助學生盡早發掘數學天份,故由中一起就會邀請有天份學生進入拔尖班。李灝峰又直言,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能迫出來︰

有興趣的同學就會很有興趣,但沒有興趣的同學,如果你迫得太多,他們會被嚇走。

他說,校方會因材施教,因此亦批准部分能力較高的同學參加自主學習計劃。例如金獎得主陳祉軒亦曾在中五時自主學習,一星期內有兩堂課轉為自修大學程度的數學課程。

校長何力高就說,校方一直願意投放人力及資源到STEM教育發展,亦鼓勵學生多在課餘時間參加相關活動及比賽。他又指出,學生參加比賽對鑽研學問、個人成長方面都有得益,相信有關經驗對他們日後發展都有幫助。

最新影片推介: 

一文看清「港版健康碼」登記注意事項:https://bit.ly/31pGndZ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黃悅晴